然得之风湿者,令人有汗不恶寒名曰柔痉,昔人以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是也。用之者,使频频噙之,药力相继为良。
白矾之咸苦,能涌稠涎。用雄黄、腻粉者,攻涎积也。
每服十五丸,薄荷汤下。用当归者,取其活血。
水谷酒食,无非湿化,传化得宜则治,一或积于中宫,则遏少火,热而病黄矣。若膈间有停痰宿食,抑其肝气,不得上达,则肝木自实,两胁大痛。
白术、茯苓、山药、石斛,补脾胃也。每服十丸,日渐冷劳病瘠,血气枯竭,齿落不已,四肢倦怠,语言不足者,此方主之。
故昔人推此心以及物,凡于药内宜用禽虫之类,皆取自死者,如用龟板而曰败龟板是也。今考名方五首,而痛风之情状见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