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23]从脑户上行一寸五分,强间穴也。条文:阴维脉起足少阴,内踝上行穴筑宾,循腹至乳上结喉,维络诸阴会于任。
按、方剂:正骨紫金丹、混元膏、散瘀和伤汤、海桐皮汤、万灵膏诸药,皆内庭常用 经验之方,故以上诸证,多引用之。[13]从急脉上行足太阴脾经之大横外穴外,季肋直脐软骨端,脐上二寸, 两旁开六寸,侧卧取肘尖尽处,章门穴也。
胆俞主灸胁满呕,惊悸卧睡不能安,兼灸酒疸目黄色,面发赤斑灸自痊。若红肿疼痛,溃破有脓,腐脱无黑气浸漫,属湿热偏盛,顺证易治;若微红微肿,溃出脓水,属阴气凝结不能化脓,险证难治;若黑暗漫肿,痛不溃脓,烦热作渴,小水淋漓,为阴败,恶证属逆。
「中藏经」曰:肾者精神之舍,性命之根。按、方剂:[1]正骨紫金丹:见颠顶骨伤 [2]万灵膏:见囟骨伤[1]趾者,足之指也。
[2]其必尖如蚊□喙者,取其微细徐缓也。【注】[1]喉咙者,喉也,肺之系也。
『中脏经』曰:肺者生气之原,乃五脏之华盖。以上诸证,初起俱宜服蟾酥丸汗之;毒势不尽,情寒壮热仍作者,宜服五味消毒饮汗之。